2025年1月7日9时5分,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公司立刻组建起一支8人的专业精干队伍,携带专业检测、测量设备,驾驶两台越野车赶赴灾区。
刚到日喀则,我们就深刻感受到了高原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十分稀薄。一下车,强烈的高原反应就向我们袭来,头痛欲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每走一步都感觉像背着沉重的包袱。但时间紧迫,受灾群众在等待救援,我们顾不上身体的不适,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灾区的风沙大得超乎想象。狂风呼啸着,漫天的沙石被卷到空中,打得人脸上生疼,眼睛都难以睁开。我们的救援设备也饱受风沙的侵袭,时不时出现故障,我们只能一边抢修设备,一边推进救援工作。
住宿条件的恶劣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到了晚上,气温急剧下降,屋里冷得像冰窖,大家常常被冻得半夜醒来,难以入睡。但即便如此,第二天我们依然早早起身,继续投入紧张的救援。
余震不断,更是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每一次余震发生,大地颤抖,周围的建筑摇摇欲坠,让人胆战心惊。但只要余震一停,我们没有丝毫犹豫,马上返回各自岗位。因为我们知道,早一秒恢复电力,受灾群众就能早一秒脱离困境。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主要负责电力抢险工作。到达灾区后,我们发现许多电线杆被地震无情地推倒,大量输电线路断裂,导致大片区域停电。我们迅速分组行动,有的队员在现场勘察,进行线路的连接与修复。有的队员负责搬运沉重的设备、传递工具,在风沙中来回奔波。
在高海拔和震区作业,不仅要克服身体的不适,还要时刻留意恶劣的天气和不稳定的电线杆。我们每天从清晨一直工作到深夜,饿了就吃几口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冰冷的矿泉水。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艰苦奋战,在我们与其他救援队伍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功修复了大量受损的电力设施。当看到灾区重新亮起灯光,群众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时,我们所有的疲惫和付出都值了。
这次抗震救灾行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我们四川赛德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队员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也为灾区的电力恢复和重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为灾区的后续建设提供支持,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美好的家园。
胥景峰 杨斌 蒲霆洪 何沿林
2025年1月19日
上一篇文章:在多林 220kV变电站扩建调相机工程迎峰度冬保供项目中的感悟
下一篇文章:线路驻队监理的工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