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电网建设全面提速,电网建设工程的监理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是电网建设规模大、项目集中、任务繁重。现有送变电施工企业的施工和管理力量明显分散。当下,在建项目在20个以上,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送变电企业已是多数。施工管理力量分散摊薄,势必造成现场安全监管压力相应增加;
二是受电网建设市场的吸引,加之送变电企业出于转换经营机制和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的双重需要,使得大量农民工队伍以不同形式进入电网建设一线,成为送变电施工的主力。
同时,为贯彻和谐社会、和谐电力的大政方针,对电力线路沿线政府及村民的务工要求也必须给予某种程度的满足。尤其在水电外送任务重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现场安全监理的对象就进一步延伸到毫无施工经验的村民以及他们承担的施工任务(如基坑开挖、基础浇制、原材料运输、索道架设、线路铁塔接地、塔位防护及辅助工程、基面平整等等);
现场安全监理的对象也早已由输变电企业的“正式工”转移到“农民工”群体。这些群体多属任务导向型临时组合,成分混杂,管理松散,遵章守纪意识淡漠,缺乏足够的安全技术训练,现场违章和安全隐患增多,加之总承包方和分包商极易发生的“多层分包”、“以包代管”行为,现场安全监理难度和责任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是安全监理的作业范围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传统监理模式和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受到严峻挑战。
1. 安全监理的工作范围扩大。如过去侧重于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安全监理,现在已经扩大到驻地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包括民工居住地安全与卫生)。在某些复杂地质地貌和恶劣气候环境下,还要注意防止天灾(台雨、雷害)和地质灾害(洪涝、塌方、滚石、泥石流等)。现在的输变电安全监理范围可以说是“管天、管地、管人”的全方位、全天候监理。
2. 安全监理作业标准越来越高。根据国家安全法规和国网公司新近颁发的加强安全监理工作的要求,安全巡视和旁站监理任务加大,安全监理的文字记录和图像记录等监理作业标准提高。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标准,要求监理机构应认清形势,转换观念,提高认识,采取各种有效的监理措施,把新形势下的安全监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根据多年来在不同地区的监理实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性安全监理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1)注重项目前期安全监理策划。从投标前现场调查开始,就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进行尽可能充分的调研,包括地形地貌地质特点、气候及气象条件、社会环境、技术条件、施工队伍等等。从而确定初步的、但有相当针对性的安全监理策划思路,并体现到投标文件(监理大纲)中去。
(2)根据监理范围扩大和任务量的增加,加大对现场监理资源的投入。对特殊困难的项目,打破常规,密集投入,实施点对点监理。满足了多队伍多点平行施工监理的需要。如本公司2006年承接的四川九龙至石棉500KV输变电工程(Ⅱ)项目,被业内公认为是我国送变电工程建设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环境最为恶劣的项目之一(65KM线路,143G塔,仅施工索道就达68条)。公司根据高海拔地区恶劣的施工及监理环境,配置监理人数多达24人之多。
再比如, 800kv直流特高压锦屏至苏南输电工程(川云段)全长295km,纵穿大凉山。地形地质及气象条件极其恶劣复杂。我们打破常规,设置3个监理站,按照分包施工队数量配置现场监理人员,做到每个施工作业队(班组)不少于1名监理人员。现场监理高峰人数达到42人之多,配置比例大大超出国网标准化手册规定的最高标准。
(3)要求各监理部认真抓好监理上岗前安全培训和交底。关键是要抓住本工程的安全监理特点,做好不同季节、不同施工阶段的危险源辨识和细分工作,并以此为基点,研究制订安全预控措施,明确不同时期的安全监理重点和具体监理方法。
(4)监理部加强安全监理的教育及督导,不断强化监理人员全方位监理的意识,建立项目安全监理责任体系。
通过总监的现场督导,重点纠正部分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督认识模糊,责任心不强,监理行为中存在重质量、轻安全;重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安全,忽视自然灾害和环境安全以及职业健康等倾向。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理范围和责任。签订安全监理责任书,把全方位安全监理的职责落实到个人,从而建立起安全监理责任体系。
(5)严把分包商资质审查关,动态控制外包队伍人员变更与流动,严控二次转包行为。监理实践表明,分包商资质审查虽然是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这种审查往往只能是程序上的满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分包商以及所属施工人员的变更或流动性是很大的,特别是环境艰苦、施工难度大的项目人员流动更为突出。这就容易造成现场实际参加施工的人员与原分包商提供的资料不相符;安全质量培训、交底出现空白;现场施工管理容易失控等弊端。因此,现场监理就要注意跟踪人员流动情况,一旦发生劳动力异动,要及时督促施工总承包方或分包商补报人员资质,特别是特殊工种人员。及时对新进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对于违规层层转包行为,应严格加以禁止,直至责令其清理退场。
同时,要求总(分)包方要依靠当地政府,将本地村民中的务工人员纳入安全管理范畴(一般仅提供辅助性劳务),努力做到有组织进入、有合同约束、有安全培训和交底。使之进退有据、有序,务工活动安全可控、受控,从而最大限度消除安全肓点。
(6)把预防自然灾害放在安全监理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严格控管。随着西部水电开发热的形成,电力外送项目急剧增加。同一般高山丘陵地区不同,这些项目所在区域一般都具有海拔高、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洪灾、雷害等)多发、通讯和交通不便等特点。公司把这类项目列为安全重点管理对象。从监理资源配置到具体监理措施都予以特别关注并适时指导。督促监理部会同施工单位建立防灾预报和监测网络及应急体系。要求监理部制订具体的监理细则加以落实。从监理角度最大限度促进工程安全。
作者简介:
陈卫,中国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电力总监资格,电力建设专家。现任中国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工程部主任兼武汉中超电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摘自《电力监理》杂志2012年第2期
上一篇文章:心平气和 努力不辍——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